国际收支与内外均衡(3)
来源: 时间:2019-09-25 编辑: 点击:9336
本章内容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一个重要概念,对国际间的经济交易进行了具体描述。它是指一个国际(或地区)的居民与非居民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的所有经济交易的价值总和。国际收支是一个货币价值概念,它所描述的内容是用货币衡量的全部经济交易,而非货币的“收”和“支”,并且反映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而非不同国家公民之间的交易,它还是一个流量概念,总是对应着一段时期。

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s Statement)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编制的系统记录国际收支情况的表明,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国际经济交易的情况。国际收支平衡表按照交易的性质分为三大类账户,即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和误差与遗漏账户,各账户下再按照交易内容又分若干项目。经常账户是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流动进行系统记录的账户,具体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四个项目。资本与金融账户是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进行流动进行系统记录的账户,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前者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放弃;后者又具体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四个项目。误差与遗漏账户是由于各账户统计资料来源不一、记录时间不同或一些人为因素,造成在复式记账法下出现净借方或贷方余额,而人为设置的一个抵消账户,数量上与净余额相等,方向相反。国际收支平衡表按照复式记账原理进行记账,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所以对任何一笔国际经济交易在两个不同的项目下同时进行价值相同、方向相反的记录。

由于采用了复式记账法,所以国际收支平衡表从总体上看,借贷双方总额总是平衡的。但就某一个项目或账户来看,通常存在着一个净差额,我们通常关注以下几个账户差额:(1)贸易账户差额,指包括货物和服务在内的进出口之间的差额,反映了一国的产业结构和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及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2)经常账户差额,除了包括贸易账户差额外,还包含收入项目、经常转移项目的差额。它反映了一国实际资源交易的结果,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国民收入具有重要影响,是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变量。(3)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它反映了一国外国净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情况。在复式记账法下,不考虑误差与遗漏因素时,经常账户差额必然引起数量相同、方向相反的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4)误差与遗漏账户差额,一般是由于统计技术原因造成的,有时也有人为因素。当一国国际收支账户持续出现同方向、较大规模的误差与遗漏时,常常是人为因素造成的。(5)综合账户差额,是指剔除储备资产项目后其他所有项目形成的差额,与储备资产项目差额数量相等,方向相反。在实际中,近似以综合账户差额来反映国际收支状况。

经常账户是国民账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宏观经济含义。在不考虑净要素收入和净经常转移时,经常账户直接反映了进出口贸易情况,即:CA=X-M。经常账户也可以等于国民收入Y与国内居民的支出C+I+G的差额,即:CA=Y-(C+I+G)。经常账户差额又可以表示为净国际投资头寸余额的变化,即CA=NIIP-NIIP-1。经常账户还以表示为私人储蓄与投资和政府赤字的关系,即CA=S-I=Sp-I+Sg=Sp-I-(G-T)。

IS—LM—BP模型是描述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框架,IS曲线反映的是商品市场平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的关系;LM曲线反映了货币市场平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的关系;BP曲线反映的是国际收支平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关系。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平衡,要求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国际收支同时实现平衡,即三条曲线交于一点。

当宏观经济不平衡时,其有自发力量使得平衡再次出现,同样国际收支也有自我平衡的机制。首先考察固定汇率制度下的情形,具体又分为资本完全不流动和完全流动两种情况。在资本完全流动时,自动平衡机制包括收入机制和价格机制,前者具体为:国际收支逆差→储备资产减少→货币供给减少→利率上升→国民收入下降→进口减少→国际收支改善;后者具体为:国际收支逆差→储备资产减少→货币供给减少→价格水平下降→实际汇率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改善。在资本完全流动时,自动平衡机制为:国际收支逆差→储备资产减少→货币供给减少→利率上升→资本流入→国际收支改善。其次考察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情形,同样也分为资本完全不流动和完全流动两种情况,在资本完全不流动时,自动平衡机制为汇率机制,即国际收支逆差→外汇需求增加→本币名义汇率贬值→实际汇率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改善。资本完全流动时的自动平衡机制具体为:国际收支逆差→资本流出→本币汇率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利率上升→资本流入→国际收支改善。

除了经济的自发平衡机制外,各国当局还积极利用宏观经济政策手段实现经济均衡,各国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既包括内部均衡目标,又包括外部均衡目标。内部均衡一般指国民经济处于无通货膨胀时的充分就业状态;外部均衡是指与一国宏观经济相适应的合理的国际结构。可供当局使用的政策手段包括:调节总需求的政策,具体有分为支出增减型政策(Expenditure-changing Policy)和指出转换型政策(Expenditure-switching Policy),前者主要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后者主要指汇率政策和直接管制政策;调节总供给的政策,主要指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等;融资政策,在短期内利用资金融通的方式,弥补国际收支逆差以实现经济稳定的一种政策。在使用以上某一政策调实现某一均衡时,可能同时会造成另一均衡的改善,也可能造成另一均衡的恶化。通常,我们将前一种情况称为内外均衡一致,而把后一种情况称为内外均衡冲突。在理论上,我们把固定汇率制度下,采用一种政策调控经济时,改善内部均衡(或外部均衡)而恶化外部均衡(或内部均衡)的情形称为“米德冲突”。

为了解决政策调控中的内外均衡冲突问题,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J. Tinbergen)最早提出了开放经济下进行政策调控的原则,被称为“丁伯根原则”,即要实现几种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几种有效的政策工具。继而蒙代尔提出了“有效市场分类原则”:每一目标应该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相对最大的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就具体的政策搭配来看,蒙代尔提出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斯旺提出了支出增加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的搭配。

蒙代尔—弗莱明模式是探讨开放条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影响效力的基本框架,具体结论为: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更加有效;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更加有效。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础上,克鲁格曼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三元悖论”理论,即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独立、资本自由流动和汇率稳定不能同时出现,只能实现其中两个目标。